A A A

香港复康联会60周年使命回顾

坚守使命  砥砺前行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百废待举。残疾人的需要和权益备受忽略,香港复康联会成立于1964年,一直以来团结香港复康机构和服务用户组织,致力为残疾人带来关怀、希望和改变。经历了一代又一代前辈们的努力,复康联会取得骄人的成就,让我们一起回顾。

推动残疾人参与,成为政策制订的重要持份者

  • 发掘及培养残疾人参与社会事务加入政府咨询架构。不少残疾领袖例如陈福成、庄陈有、李香江、张健辉、张伟良、严楚碧、崔宇恒等被政府委任为康复咨询委员会及其他咨询架构成员,向政府反映残疾人士的需要。

 

直接或间接倡导多项影响深远的复康政策和服务

  • 争取残疾人乘搭交通工具半费优惠,让他们融入社会,最终获政府资助每月200元交通津贴。而随着政府为长者推出两元乘车优惠,合资格的残疾人也同样享有相同优惠。

  • 争取「设计手册:畅通无阻的通道2008」立法,通过与相关政府官员磋商、游说不同的政党及发表公开信,最终获立法会通过。

  • 参与康复计划方案的制订,推动康复服务发展。向政府提出在康复服务上采用「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的分类系统」,让服务更能以人为本。社会福利署在最近推出新服务时,已尝试应用。

  • 关注智障人士老龄化情况,邀请学者进行研究,率先制定评估工具,促使政府及后成立小组跟进,及早介入。

  • 积极推广手语标准化,订立评审标准,成功申请资历架构,并向相关机构提供获认证的手语翻译员名单。在联会的努力下,广播事务管理局要求在所有中文电视台黄金时段加入中文字幕及在英文电视台加入手语传译新闻。

  • 试办多项创新服务例如复康巴士、小区复康网络等,这些服务在试办结束后都成为常规服务。

保障残疾人士合理权利

  • 致力消除社会对精神病康复者的误解,在东头邨事件及丽港城事件,居民反对兴建康复设施,复康联会推动小区教育和共融意识,支持订立《残疾歧视条例》及设立平等机会委员会保障残疾人士权利。
  • 推动及监察《残疾人权利公约》在香港实施的情况,复康联会成立专责委员会跟进及派代表出席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会议。
  • 参与修订《精神健康条例》,加入对智障人士的定义,保障精神上无行为能力人士获得医疗的机会。

成就及带动香港复康服务迈进与内地及国际接轨

  • 复康联会为康复国际和亚太区残疾人士论坛的会员机构,带动香港复康服务机构与国际接轨。复康联会前主席方心让教授于1980-1984年当选为康复国际的主席,而现任副主席郭键勋博士于2023-2025担任亚太区残疾人士论坛主席。

  • 复康联会为「亚洲工作组织」的成员机构,复康联会前管理委员会成员温丽友女士曾担任副主席。

推动残疾人平等参与、 创建小区共融

  • 通过筹办「国际复康日」,主动联系十八区区议会、商会等组织,一起创建小区共融,同时带出残疾人士的强项(如工作能力、艺术潜质等)。活动亦得到不少公营机构和企业支持,提供免费车船日、海洋公园同庆日、迪斯尼公园同乐日等

团结业界、推动跨界别参与,响应残疾人及照顾者的需要

  • 响应 2019 冠状病毒疫情期间残疾人及照顾者的需要,复康联会与香港社会服务联会向外界募集资源,为业界购买物资、聘请替假员工、设施改装等。
 
復康聯會訪問了過去多年積極投身於聯會事務的成員,並根據其訪談內容製作三段視頻,回顧過去,展望未來。三段視頻分別為︰(1)我的事,我決定;(2)殘疾人事,唔關我事;及(3)傷健本平等,機會非憐憫。有關訪問詳情,請按以下連結︰
 

(1)香港复康联会60周年大事回顾:我的事,我决定

 

(2) 香港复康联会60周年大事回顾:残疾人事,唔关我事?

 

(3) 香港复康联会60周年大事回顾:伤健本平等,机会非怜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