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主席献辞

我很荣幸能够以香港复康联会主席的身份,与各位一起见证联会成立60周年的时刻。


联会自1964年成立以来,一直与复康机构、自助组织及残疾人士砥砺前行,倡议残疾人士服务,透过参与政策的制定,改善残疾人士的生活。时至今日,联会的机构会员数目已超过130间,个人会员数目30人。我谨向各会员、政府部门及合作伙伴致以衷心感谢,全赖你们的支持,令联会得以茁壮成长。


借着今年联会60周年志庆,联会编撰60周年大事回顾,总结联会过去多年的工作、成果和所面对的挑战。此外,联会亦举办「残疾青年人才培训计划」,以鼓励年轻的残疾朋友积极参与政府及社会事务,承传使命,薪火相传。


未来,联会将继续秉持宗旨,与各界携手同行,为残疾人士的福祉而努力。


香港复康联会主席


张伟良先生 BBS, MBE, QGM

60 周年紀念標誌

纪念标志

这个纪念标志灵感源自联会过去的发展历程和未来的发展愿景。标志采用了象征「无限」的符号元素,将“60”这个数字巧妙地串连,寓意联会的服务薪火相传,与时俱进,永不止步。


整个设计围绕着三大核心元素︰

  1. 连贯─无限︰体现联会服务的持续性和凝聚力,上下一心,互相连系,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砥砺前行。「无限」的符号串连数字60,寓意联会过去60年的服务成果,薪火相传,永续发展。
  2. 多元─创新︰反映联会在服务范畴不断拓展、多元共融创新的理念。
  3. 发展─传承︰描绘联会继往开来,不忘初心,与时俱进,开创新局的发展愿景。


标志设计选用了紫色和黄色作为主色调。紫色蕴含智慧、高雅、创新的特质,正好反映出联会不断拓展服务版图、开创发展的抱负;黄色则象征知识、光明和希望,寄寓联会恪守服务宗旨的核心价值。借着这些巧思,希望这个60周年纪念标志设计能诠释香港复康联会过去辉煌的历程和美好的未来愿景,凝聚各界力量,共同推动联会工作,不断向前。


纪念标志由香港复康联会管理委员会副主席严楚碧女士设计,谨此致谢。

里程碑

1964
香港复康联会成立
1965
由于复康联会与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社联」目标相近,双方协议复康联会等同社联复康部
1968
举办「第四届泛太平洋复康会议」,超过1,000人参加
1974
政府接纳联会建议,草拟首份为残疾人士而设的《香港康复计划方案》,其后于1976年发表
1977
推出「复康巴士先导计划」
推出「復康巴士先導計劃」
1982
制作第一本《香港无障碍旅游指南》
1986
成立「香港引导式教育委员会」,发展配合香港独特服务环境的引导式教育系统,其后广泛应用于本港及内地复康单位
1987
在复康联会的推动下,亚洲首间复康科技诊所于香港理工大学 (前身为香港理工学院) 落成
1991
举办「第三届国际展能节」,超过2,000名国外、内地和本地参赛者参加
与金钟扶轮社合办「第一届杰出残疾人士奖」,随后该活动每年或每两年举办一次
1993
响应联合国呼吁,联同政府部门、十八区区议会及复康界筹办首年「国际复康日」活动
1994
协助统筹政府推出「残疾乘客在限制区上落车证明书」计划,方便行动不便人士出行
1998
承办「第11届国际复康亚太地区会议暨98亚太残疾人士十年运动」
2000
与运输署合办「模范的士司机奖」,推广为残疾乘客提供优质服务
2002
举办「国际复康日10周年」及「第二个亚太残疾人十年」的庆祝活动
2003
举办首届「香港智障人士会议」
2004
参与「残疾人士争取交通半费优惠联席」
展板上寫著「2004年立法會選舉候選人對殘疾人士爭取交通半費優惠之立場新聞發佈會」的標題,展板旁邊列出多個復康機構名稱。 多名人士坐在港鐵香港站的走廊,前方有「爭取殘疾人士交通半價優惠」橫額。
2005
举办第一届「香港精神康复者会议」,建立精神康复者的正面形象
举办第一届「手语翻译员资格评核计划」,通过考试的手语翻译员获政府承认
2007
举办第一届「共融环境表扬计划」(后改称为「共融环境嘉许计划」),嘉许设有无障碍设施的公、私营机构
2008
举办第一届「十八区关爱雇主嘉许计划」,鼓励雇主聘用残疾人士
成立「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推广委员会」
2012
举办国际复康日20周年庆祝活动,包括「《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 以权为本」论坛、推广《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分享午餐会及十八区国际复康日展览
远赴瑞士日内瓦,向联合国反映香港实施《公约》情况
2015
举办第一届「专业手语翻译证书」的资历架构 (第三级) 课程
2017
与「国际工作组织」(Workability International)及「亚洲工作组织」(Workability Asia)举办「2017香港会议」,超过400名代表参与
2021
响应残疾人及照顾者于疫情期间的需要,复康联会与社联向外界募集资源,为业界购买物资
2023
复康联会荣获康复国际百周年卓越贡献奖
举办「第二梯队管理人员培训计划」,培育复康界专业领军人才
2024
举办「残疾青年人才培训计划」,培育残疾领袖人才参与社会事务